5月7日,由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主办的《名师引领聚焦园所课程建设沪蓉合作共促学前质量提升》温江区课程质量建设推进会在成都市温江区光华新城幼儿园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瑾、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宏、四川创新教育学院院长胡启鸣、成都师范学院教授唐安奎、成都师范学院教授肖素芬、谅山州教育局教研员李芳、崇州市教培中心主任王燕、双流区教育局学前室幼教教研员叶美蓉、学前教育科科长张桃;参与本次会议的有行动项目研究4所实验园以及成都市其他区市县、谅山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代表共计100余人。
课程建设推进汇报交流
柳城幼儿园作为项目实验园之一,上午场园长赵扬眉作《以项目课程为突破优化园本课程实施》的交流发言。赵扬眉在交流中提到2010年,柳幼架构了园本课程1.0版本,开始了课程园本化实施探索,这一时期带给柳幼人两个思考:一是孩子们需要怎样的课程?二是教师基于儿童立场如何实施课程?带着这样的思考2015年柳幼人以“生成课程”为载体,开始了2.0课程架构的探索。
这一阶段的探索助推了大部分教师课程观的转变,初步形成班本课程构建意识,认识到项目课程实施是优化实施现园本课程的重要突破。但项目活动价值的准确判断,兴趣的有效识别等成为项目课程实施质量保障难点。如何才能突破?赵扬眉从课程研究项目高位引领、园所文化重构、3.0“五亲”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课程赋权、为教师实施项目课程的授招等方面进行了讲述。并就教师迁移运动项目课程实践经验开展的“大中国”班本主题活动进行了分享。分享最后,赵扬眉动情地说到项目课程的实施,不仅实现了儿童立场的坚守,更为柳幼科学实施园本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瑾教授精彩点评
黄瑾教授在点评时指出课程质量提升的核心需要幼儿园聚焦课程方案,并规划好幼儿园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的规划要做到面向儿童、面向教师、面向未来;课程质量的优化和提升要做到以问题为驱动,以研究为驱动;同时还要把握一个关键即课程质量监控。而课程质量的监控一是要做到设计中有意识,二是要想清楚用什么路径策略去实施它,三是要做好多元评价。
COR现场研讨
下午场,COR教研会在温江区柳城幼儿园三楼教师阅览室进行。黄瑾教授携COR研修团队熊灿灿、岳野老师莅临教研活动现场。温江区幼儿园及成都市幼儿园COR主要研修成员共计40余人参与现场研讨。研讨中老师们将观察评价中的疑点、困惑抛出,熊灿灿及岳野老师带着老师们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并借助视屏老师们现场进行了观察和评级。
黄瑾教授在活动最后对老师们提出了期望,希望老师们不断专研、熟练掌握和使用COR,从“行动者”走向“研究者”,进而成为一名“反思者”。教师开展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观察评价,有助于发现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有助于识别儿童的长处和需求,只有让观察成为教师的专业属性,教师才能“读懂儿童”,真正做到“支持儿童”。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作为育的载体,教的预设,课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应然的教育目的转变为实然的幼儿发展之桥梁。幼儿园课程建设也是系统和长期的工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温江区柳城幼儿园将一如既往,关注儿童生活,借力华东师范大学黄瑾教授专业团队的高位引领,提升课程质量,促进儿童发展,实现高品质办园愿景。